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特聘专家张鸥:秋季谨防干眼症 中医针灸巧护眼
人物简介:张鸥,主任医师,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特聘专家,每周一下午、周四上午出诊,从事中医针灸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40余年,对中医理论有较深的认识,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的研究工作,主编《中医治疗眼科疾病著作》等,擅长中西医结合、针灸治疗,尤其擅长治疗白内障、干眼症、视神经萎缩、视网膜色素变性、青光眼、复视、近视、弱视、眼肌麻痹等疾病。
立秋后,气温会逐渐下降,天干物燥,慢性病易反复发作,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防病。其中就包括老年人易患的眼部疾病——干眼症。张鸥表示,虽然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上干眼症,但老年人发病率更高,在干燥的秋季更易发病。
干眼症主要表现为眼泪分泌量减少或者有眼泪,但是眼泪质量不足,病情较重的情况下眼干且分泌物多,眼睛完全睁不开,疲劳疼痛,点眼药或用水冲洗才能略微缓解。张鸥呼吁,患者应及时尽早就医接受治疗,以防拖成慢性病,同时需要关注自己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,一些患者除了眼部症状明显外,还可能出现口鼻、皮肤等部位干燥,以及大便干燥等的问题,应给予重视。
针对干眼症的治疗,张鸥建议通过针灸结合中药、按摩、食疗等方法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八纲辨证和五轮学说来辨证施治。五轮学说将眼部分为5个部分,分别对应5个脏腑,即目眦对应心、白睛对应肺、黑睛对应肝、瞳仁对应肾、眼睑对应脾。张鸥在治疗时,主要运用眼针、耳针、面针、体针等相结合,通过特殊的针刺角度、稳准快的手法,对眼睛周围、眼眶边缘、头面部及身体上的相应穴位进行针刺,如睛明穴、攒竹穴、太阳穴等,以起到降温除浊、泄热明目、祛风通络的效果。
张鸥谈到,针灸治疗眼部疾病通常前几次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,但仍需坚持完成疗程,以达到更好的效果。除了干眼症外,老年人群易患的白内障也可通过针灸来治疗。白内障一般分为初发期、未成熟期、成熟期、过熟期4个阶段。从西医来看,1-2级要用药物来缓解,到了成熟期以后可通过手术来治疗。中医针灸则能够在初发期和未成熟期时延缓病情发展。
此外,张鸥还表示,秋季来临,患者的日常起居也要注意“补水”,居住空间不要太过干燥,减少使用空调的频率,适当保持空气湿度和清洁度,降低由干燥引发疾病的概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