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赵宗江主任:“肾痿”理论方法可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

2025-03-29 17:00   来源: 互联网    阅读次数:3880



专家介绍: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,医学博士后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中华志愿者中西医结合委肾病科副主委、世中联肾脏病与糖尿病专业委员常务理事。师从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、国家首批500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,全国著名肾病专家叶传蕙教授,全国著名肾病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教授。根据肾脏疾病的发病特点,提出了肾脏疾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防治原则。结合肾脏疾病特别是对IgA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慢性肾衰竭等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病理特点,创建了“肾痿”理论,创制了一批临床中药组方,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的诊疗体系。

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》中提出,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2.4%。其中2型糖尿病占90%以上。然而在整体人群中,糖尿病的知晓率(36.7%)、治疗率(32.9%)和控制率(50.1%)仍处于低水平,这导致更多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,更早地出现多种并发症,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。

赵教授承担国家多项糖尿病肾病课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,他表示,25%~40%糖尿病患者会在患病后10-20年后病情发展出现糖尿病肾病,该病是由于糖尿病使得微血管病变、小动脉玻璃样变性所导致的,发生在肾脏则会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质纤维化。糖尿病肾病Ⅰ、Ⅱ期为隐匿期;Ⅲ微量蛋白尿期、Ⅳ期大量蛋白尿、Ⅴ期为终末肾衰期,由于肾功能受损严重甚至出现尿毒症,需要通过透析替代治疗。

为延缓病程发展,预防糖尿病肾病,控制好血糖和血压是基础。遵医嘱服用降糖药和降压药;饮食上以糙粮为主,控制好食物的内容和量;适当运动和晒太阳等,尽可能让糖尿病肾病更晚出现。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,现代医学通常采取对症的维持治疗,如通过使用降压药降低尿蛋白、通过利尿剂缓解水肿等。中医则讲究整体观,通过辨证施治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个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

赵教授提出“肾痿”理论,认为该病是由于糖尿病日久,湿热、痰湿、瘀血、毒邪积聚不散,使“肾体”受损、“肾用”失常,最终形成“肾痿”。“肾痿”理论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气阴两虚、脾肾阳虚,兼夹湿、痰、瘀、毒等多种证型,通过辨证寻因、病证合参等进行分期论治,在“肾痿”理论指导下研制出的糖肾平、糖肾宁可分别用于治疗气阴两虚、脾肾阳虚不同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,对于处在Ⅰ至Ⅳ期的糖尿病肾病,通过综合治疗,可以很好地降低蛋白尿、消除水肿,可使病情逆转,对于已发展至Ⅴ期的糖尿病肾病,可使肌酐降低,有效维持肾功能稳定。


责任编辑:综合热讯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华南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