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陈萌做客《全民健康学院》:以苦治苦 调节人体脏腑枢纽

2025-01-06 14:06   来源: 互联网    阅读次数:2692

陈萌,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,出诊时间:周日上午。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,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常务委员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。燕京刘氏伤寒流派掌门人、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门下弟子,伤寒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人才中医(西学中)授课老师。擅长疾病:胃食管反流、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胰腺疾病、肠道疾病、肝胆疾病,高血压,高血脂及各种内科疑难杂症。



身体不适有口苦,睡不着,两肋疼,烧心胃泛酸,手心出汗,很多人生活中是不是有时候有这样的不适,感觉啥感受都有,但就是不知道是啥病?这种情况究竟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呢?1月6日19:30,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陈萌做客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《全民健康学院》直播间,给大家解开其中的困惑。



陈萌主任在直播中指出,这是患了一种病叫嘈杂。嘈杂就是说不出哪疼,就是不舒服。难受。中医认为,嘈杂之症是指胃中空虚,似饥非饥,似辣非辣,似痛非痛,莫可名状,时作时止的一种病证。其实这与人体的“五味”相关,所谓无味,即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食入五味,各走其所喜的五脏,如酸味入肝、苦味入心、辛味入肺、甘味入脾、咸味入肾。其中“苦”味失调,就易患疑难杂症!从头到脚依次会出现诸如头晕、失眠、口苦、烧心、反酸、胸肋胀满、心悸、胸闷憋气、大便不调。四肢倦怠等症状。

陈主任说,人体有五脏六腑,六腑中有以胆府为枢之说什么叫做胆府为枢?枢,本来是指门上的转轴。在内脏当中,如果以肝脾脏为里,胃肠腑为表的话,胆囊不仅功能介于脏腑之间,而且部位也处于表里之间。通过控制胆汁的排放,胆囊把肝脏的疏泄功能布散到胃肠,又对脾脏的运化功能起到辅助作用,恰似一个枢纽。虽然胆出问题经常会并发胃肠道病症,但是两者并不完全相等。也就是说,胆郁可以导致胃肠道病症,但不是所有胃肠道病症都是胆郁所导致的,两者属于高度交叉。比如胆郁病,其核心病机是胆热郁结,胆汁泛滥,标志之一是口苦或呕苦。这种情况适合用苦味药物治疗,而且行之有效。这就出现了“以苦治苦”的现象。



陈萌主任提出,关于苦味药物的功效,中医形成的理论认识有很多。不过,最精准的描述是“苦急”,就是苦味药物会造成刺激,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,加快新陈代谢,甚至引发明显的物质外泄。苦急作用于不同的环节,不同的对象,还有苦泄、苦降、苦寒、苦燥、苦坚、苦温等效应。比较缓和的苦味,通常成为食物,譬如茶、咖啡、某些蔬菜如菜薹、某些主食如苦荞麦。



更多精彩节目,欢迎大家1月6日19:30,关注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《全民健康学院》或扫码进入以下直播间。


image.png



责任编辑:综合热讯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华南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